积石峡灌区“智慧水利”的探索启示……

2024年02月16日 | 智慧灌溉

点击:1

  6月3日,乘车行驶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的乡间道路上,一条条引水干渠和渡槽四通八达,延伸到农田深处。这些水利工程一头连着黄河,一头承载着积石峡灌区丰收的希望。

  铺开民和地图,拥有喇家遗址、大禹故里、黄河风情的民和三川大地上,有一个非常关注、泽被上万群众的水利工程——积石峡灌区。据介绍,灌区位于县城以南约67公里的黄河北岸,海拔在1700—1900米之间。

  夏日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大地,站在民和县积石峡水利管护所,向四周眺望,所见之处花开茂盛,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民和县水利局通过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实施了灌区中低产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工程、灌区续建节水改造配套、积石峡灌溉工程五支渠工程、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百万亩土地整理、农田水利改造、黄河谷地计量设施安装、动力渠引水口改造、积石峡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2亿多元。

  历经多年建设,如今的积石峡灌区发展又有了新契机——“智慧水利”开始探索应用……

  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一路澎湃奔腾,蜿蜒冲刷出了一方美丽而富饶的沃土,早已成为全省主要的耕地集中区域和农产品产地。

  不过,由于黄河谷地区域河床下切、水位低势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黄河两岸的多数土地不能自流灌溉,只有少数区域靠泵站提水浇灌,许多居住在两岸的农牧民只能望河兴叹。

  “以前,水上不来的时候,就得靠泵提灌,费劲不说,一年下来,有时种地的收成还不够拿来交电费的。现在好了,防渗渠直接修到田间地头,还配套分水闸,不仅减少了渠水渗漏,还能控制水流,庄稼都能浇上水哩。” 民和县中川乡美一村村民宋福林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守着河水用不着”,成为当地真实写照。随着黄河上游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相继建成,库区蓄水和水位的抬高,使黄河谷地具备了进行大规模土地整治的条件。

  “十三五”以来,民和县相继实施一批批高质量为群众谋福祉的灌溉工程。截至目前,民和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程已覆盖全县,设计改革面积11.89万亩(1亩≈0.067公顷),其中积石峡水利管护所更是入选全国节水效能示范灌区评选,成为全省水价改革领跑者,群众灌溉用水得到了充分保障。据悉,民和县正全力推进在古鄯镇七里寺与“引黄济宁”工程形成闭合回路的积石峡水库灌溉二期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可有效改善该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智慧水利”开始步入人们的视线年,民和县开始探索应用“智慧水利”,标志着水利信息化进入发展的新阶段,也成为水利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智慧水利”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水利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智慧化,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保障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民和县积石峡水利管护所所长助理宋海星介绍,现在,三川地区群众近半个世纪的梦想得以实现,灌溉工程建成后由提灌更变为自流灌溉,通过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为这里送来馈赠,实现跨越发展。20个行政村、6521户27814人、5.67万亩土地受益。积石峡灌区慢慢的变成为一项集灌溉、人饮一体的信息化综合灌区,“智慧水利”正成为水利现代化,快速提升水资源效能的强力抓手和必然选择。

  水利现代化是城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也是发展和提升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青海中水数易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民和水利发展目标和实际业务需求,承建“民和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

  如今万千渠道如毛细血管般,散布在民和的万里沃野之中。在民和县积石峡水利管护所中控室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其信息中心大屏幕上,总干渠各沿线和分水口的水位水量就逐一显现。

  这套智能系统能控制相隔12公里外动力渠引水枢纽闸门的启闭。同时,还能实现洪水预报与仿真,为水利防灾减灾、降低水利灾害损失提供了信息预警。而这些都只是积石峡灌区“智慧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

  宋海星深有感触,“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到管理所是12.86公里,在未触及智慧水利领域建设之前,这个闸口开关需要人工倒链控制,开车需要40多分钟,比较耗费人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当整个黄河水位上涨后,闸板若无法关死,就会影响下游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财产安全。2019年,咱们进行智慧化水利方面基础设备的投入及建设尤其在防汛方面,我们大家可以远程操控,省时省力,也令下游有了保障。同时,也为下一步按计量征收水费有了更有效的数据支撑。”

  据悉,依托“民和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青海中水数易结合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以“智慧驱动、精准治理”为理念,通过构建感知与仿真、决策与预警、调度与控制三大核心能力,实现感知全天候、业务全覆盖、监控全过程,建设以科学治水、精准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为核心的全国智慧水利水务样板。项目主要建设防汛排涝、供水节水应用体系,旨在明显提高民和防汛应急保障和指挥调度能力,重点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水平,全面支撑供排水业务的运行监管、调度指挥与决策支持,提升民和水利水务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实现“治水安民”。

  在备受关注的防汛排涝方面,民和县水利局有关人员表示:“‘民和县智慧水利信息’平台,在汛期可进行快速诊断、及时预警、科学决策、高效执行,为我们的防汛业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支撑手段,有效提升了全县防御内涝灾害的能力。”

  以智慧水利建设惠民利民,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现在,随时打开水龙头随时有水,我们肯定愿意缴这个水费。”“要停水的头一天,服务中心的通知就来哩,就不耽误事呗。”“水费能接受啊,要节约用水。”

  据记者了解,2020年,积石峡水利管护所人饮水费收入突破百万元,灌区灌溉水费近百万元。灌区发展已然走向了良性循环的机制和道路。

  据宋海星介绍,智慧灌区是在传统灌区信息化的基础上,引入AI和灌区用水全过程模拟仿真技术,为灌区管理提供智慧预警、智慧调度/调控和智慧决策等技术上的支持,来提升灌区用水过程的调控和管理能力,高效便捷地开展灌区用水管理工作。

  现如今,科创企业有很多,手握核心技术的也不在少数。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道路上,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顺风顺水。资金、技术、人才、产业配套、市场政策环境,无一不是自主创新路上的“拦路虎”,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企业家精神,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创新主体的不懈坚持,还需要全社会的包容与呵护。

  走过千山万水,依然跋山涉水。在青海中水数易总经理黄睿军看来,技术是创新的原动力。成立于2015年的青海中水数易,正通过自主研发信息化系统,让“大数据+”为灌区管理保驾护航,为全省水利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

  据黄睿军介绍,公司依托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科研资源,已经开发了三江源水文生态数据平台、全球河流信息系统、灌区智慧管理系统、灌区高精度计量水表等软硬件。该公司研发的智慧水利产品在全国各省及地区完成近100个项目,合计约4000万元,保持年度增长率100%,在湖南、湖北、内蒙古等省份应用推广,在青海省各地区业务服务率达75%,产品应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用户广泛好评。

  “我们通过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的监测网,实现灌区水文自动测报、大坝监测、闸泵远程测控、水资源取用水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智能微喷灌、视频监控于一体,通过自动化感知手段采集基础水文、工情等信息,结合网络传输,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及应用,为智慧灌区提供强大的自动化技术支撑。”黄睿军介绍说。

  当下,“智慧水利”建设的蓝图正在徐徐铺开。青海省水利部门积极探索智慧水利应用,以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更精细的管理、更便捷的服务,添上“智慧大脑”,助力全省农业的健康发展。

  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经中央批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于6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被授予“七一勋章”。 新闻链接: 吴天一,男,塔吉克族,1934年11月生,1982年5月入党,新疆伊犁人,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为庆祝中国百年华诞,6月28日,青海省优秀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在西宁隆重举行。…

  一千七百多万脱贫人口喝上放心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