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绿地灌溉添“智能大脑”

2024年01月02日 | 五星体育频道回放

点击:1

  • 产品概述

  中心城区绿化面积的逐步扩大,对园林绿地的灌溉要求也慢慢地提高。降低灌溉养护成本、节约水资源,显得很重要。

  中心城区绿地灌溉工程,是市政府确定的2021年市本级政府投资新建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10月开工,目前,已完成灌溉管道铺设1.5万米,其余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预计10月份完工。

  该项目完工后,中心城区将成为我市首个使用绿地智慧灌溉系统的区域,能够更好的降低人工绿化的养护成本,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同时起到扬尘治理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效果,切实将高品质生活与科学技术创新融合起来。

  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中心城区绿地灌溉方式包括水车漫灌和人工浇灌。这两种浇灌模式的搭配,经过多年运行,存在诸多弊端,比如水资源浪费严重、人工和管理成本比较高;灌溉缺乏统一调度,效果不理想,常因干旱引起缺苗现象,没办法实现土壤改良;苗木叶片灰尘多影响生长,空气环境质量差等。为改善这些状况,我市启动了中心城区绿地灌溉工程。

  3月5日,在市区河东东街,工作人员在铺设管道,安装喷头,增加智能喷灌、浇灌等设施。该项目技术负责人郭敬雨表示,中心城区绿地灌溉工程包括河东东街、铺安街、条山街、涑水街、魏风街、潞村街、学苑路、人民路、槐东路、禹西路、周西路11条道路,建设内容有铺设灌溉管道和安装智能技术应用等。

  该项目全长42.5千米,总体规划城市绿地面积为99.18万平方米,其中边绿地面积83.37万平方米,机非隔离带面积15.81万平方米。目前,市区河东东街、禹西路、周西路的相关工程已开工建设。

  3月7日上午,在市区河东东街运城学院附属中学附近,实施工程人员在安装一处首部枢纽的智能灌溉水肥一体机配电箱。据实施工程人员介绍,在首部枢纽中,有1台灌溉水肥一体机、1台增压泵、1套过滤系统、1个水桶及2个水肥桶。通过操作,可将水或肥料精准输送至需要灌溉和施肥的管道。

  郭敬雨说,项目建设内容有1个中控中心、5个社区管理中心及40个首部枢纽。同时,依据苗木品种及种植环境的不同,按照“浇透、浇足”的原则,将采取了自动供水及恒压灌溉智能化技术,可以对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环境湿度、土壤水分等生长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城市绿地有效浇灌,节约城市绿化浇灌成本,保证植物养分合理供给,防止苗木病虫害发生,打造节约型园林的目标。

  此外,结合我市道路景观要求及绿地乔、灌、草的种植结构,中心城区将采用3种灌溉方式,机非隔离带统一采用滴灌模式;边绿地采用喷灌、滴灌组合的方式,内部布设滴管,外围辅以喷灌;街道拐角及街道公园布设高压喷雾,提升景观效果。

  郭敬雨说,城市绿地智慧灌溉系统能达到节水、节能、节约运行成本的目的,并有一定的景观效果,营造美丽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精准灌溉既能增加空气中水分含量,缓解区域干旱问题,还能改善小环境,形成小气候,降低PM2.5,起到除尘效果。

  郭雨敬说,传统的水车漫灌和人工浇灌方式缺乏统一调度,灌溉效果不理想。建设完成的绿地灌溉系统,可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数据采集和整理,能形成灌溉需水量的大数据,依据数据制定出一套灌溉系统,从而大幅度提高绿地灌溉节水率,实现灌溉智能化。

  据介绍,灌溉设备的控制通过手机或电脑客户端就可做相关操作,实现“无人灌溉”,特别是养护管理人员,能够最终靠无线控制设备的开关,在办公的地方就可以监控浇灌现场,有效解决靠水车浇灌才能完成的传统方式,避免耗时、耗水、耗人等问题。同时,系统根据传感器实时监测与决策算法,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并依据环境监测器,对城市空气的PM2.5和PM10等超标数据,决策喷灌的频次,提高空气质量。

  “灌溉系统形成后,可通过环境监视测定、视频监控协助环卫人员进行养护工作。系统通过采集相关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以及突发事件的安全应对能力,变抢险为排险。”郭雨敬说,该系统还将通过物联网控制中心,对接大城管平台,与园林、环卫、市政、照明、水电气等部门实现信息联动,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支持,完善城市管理功能,不断的提高我市的城市管理水平。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标注明确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