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国的“生成密码” 藏在千年不衰的灌溉工程里

2024年02月07日 | 软件产品

点击:1

  • 产品概述

  灌溉工程,自古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直到今天仍影响着世界农业的发展。北京时间11月4日下午,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

  此次新入选的这4处中国灌溉工程有哪些突出特点?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体情况如何?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何特点?

  灌溉是支撑农业发展的基石,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至关重要。2014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开始主持评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评选的世界遗产不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的发展史及其对文明的影响。通过评选,促进人们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

  新入选的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有其独特的“科技与狠活”。据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介绍,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地处江淮分水过渡带,是我国丘岗型地区“串荡连塘”蓄水灌溉系统的典范;洪泽古灌区地处淮河下游地势低洼地带,是将防洪和灌溉功能有效结合的代表性工程;霍泉灌溉工程属引泉灌溉,在长期开发利用和管理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分水管理制度和分水设施;白霓古堰是典型的深丘区拦河筑堰工程,其古代堰体上设有底孔的形式在我国系首次发现。

  之前被列入名录的30个中国灌溉工程遗产也各具特色。例如,西藏的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灌溉工程遗产。而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其悠久的历史、科学的设计、合理的布局、显著的经济效益与广泛的自流灌溉面积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2年8月15日拍摄的入选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江苏省兴化垛田(图片来源于中新社)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从未间断,使得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史悠远长久。同时,很多灌溉工程都沿用至今,并仍然发挥着较大作用,有些甚至超过了其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在已成功申报的世界灌溉工程中,中国浙江诸暨的桔槔井灌工程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提水灌溉的“活化石”;湖南新化的紫鹊界梯田灌溉系统至今仍是山地农业灌溉的代表……

  作为灌溉大国和农业古国,中国被列入名录的34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这也使中国成为了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那么,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为何会出现类型如此丰富的灌溉项目?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陈明忠指出,中国地域和天气特征情况的独特性,造就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的丰富性以及每个灌溉工程的独特性。这些工程都是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当地民众需求而修建的。

  四川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伟大工程之一,其正是以因地制宜、乘势利导的治水理念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也为百姓有效防治了水患。,陕西郑国渠在多沙河流上引水淤灌改良并整治盐碱地,还采取了一种称之为“横绝”的工程技术,既扩大了水源,又增加了灌溉面积。

  调查结果为,我国各地拥有超过400个灌溉工程遗产项目。这些灌溉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通常都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地理特点,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平衡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传统灌溉科学经验和治水智慧的宝贵遗产,为世界现代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参考。

  然而,我们一定要意识到,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只有加强对这些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做好维护和修缮工作,才能更好地延续这些古老工程的功能和生命。

  正如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技术支撑团队负责人刘学应所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蕴含了许多了不起的科技原理,挖掘其中的科学技术,科学保护和利用,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那么,应如何保护好这些工程遗产?中国水科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云鹏指出,灌溉工程遗产是“活着”的遗产,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应坚持可持续保护理念,延续灌溉生命、保护历史遗存和工程安全。

  事实上,全世界都在为灌溉工程保护一起努力。陈明忠表示,随着各国对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积极性慢慢的升高,国际灌排委员会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重视和要求随之提高,一是希望能够通过评选,了解这些灌溉工程可持续运行的原因,并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二是允许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以提高输水配水效率,但要求每5年上报一次遗产状况,说明遗产当下及未来面临的风险,以及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千百年至今,经历了悠悠岁月,经历了沧海桑田,展现了极高的工程韧性,蕴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可以让我们不断深入挖掘其多种价值,科学保护这些“活着”的遗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