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保障农村供水 持续造福人民群众

2024年04月25日 | 城市水务

点击:1

  南宁市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督促民族地区饮水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图为工作人员在武鸣区居民家中检查自来水水质。卢明发 摄

  冬日里,邕江碧波荡漾,在沿岸散步的市民以脚步细细丈量这座城市的美好;以水兴农、以水惠农,构建农村供水保障网,有力推动南宁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在壮乡首府南宁,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处处显露出水利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精彩着笔。

  近年来,南宁市水利局全面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加强绩效管理,多元聚力投入保障,扎实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更看重生态水利,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地增强,农田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为全方面推进首府南宁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隆安县都结乡更明村位于大石山区,以前人畜饮水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后来,供水有了保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有了希望。”在更明村肉牛养殖场里,驻村张海鹏回顾该村的农业产业发展历史,对“水”的渴望溢于言表。

  “关键时刻,是水利部门实施的安全饮水项目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张海鹏说,2019年初,村里建起了水塔、铺好了水管,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种养产业也有了“源头活水”。

  安全饮水项目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不只在更明村。在全面总结“十三五”供水工作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南宁市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纳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积极统筹谋划、优化布局和创新机制,规划投资55亿元,以可靠水源为基础,通过连片规模化、区域相互连通、城市管网延伸的方式,建设46个农村规模化供水项目,实现为370万农村居民安全稳定供水。宾阳县、上林县、青秀区等率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县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2个自治区为民办实事项目、15个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这是2021年南宁市在巩固拓展水利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中交出的答卷。今年,南宁市以服务“三农”、改善民生、对标共富为主线,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科学谋划农村供水规模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健全完善水质检测制度,全力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以水兴农、以水惠农,绘好乡村振兴水利保障“蓝图”。

  南宁市积极推动绩效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在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中,从始至终坚持保供与保质并重,着力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目前,南宁市百人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1.4%、集中供水率92.7%、规模化供水人口比例35%,实现了大旱之年农村供水未出现整村连片供水困难,未出现规模性、根本性、颠覆性的饮水安全问题。

  另外,我市在各县(市、区)自查的基础上,由南宁市水利局以成立工作组、组建党员先锋队、聘请第三方机构、遍访、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等形式,对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饮水安全开展全面排查和动态监测。2021年排查整改隐患问题624个。2022年以来,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督促民族地区饮水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及时掌握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企业限期整改,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

  “过去每天只有两个时段有自来水供应,而且水质发黄,我们宁愿把衣服拿到山上用泉水洗。”今年初,上林县塘红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幸福小区居民樊彩乐家中新换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樊彩乐说:“集中供水以后,全天都有干净的自来水供应,洗衣洗菜做饭都很方便。”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必然的联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针对农村饮水工程水源水量不足、早期工程建设标准低、规模偏小、分布点多面广、建后运行管理困难等问题,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将规模化一体化农村供水项目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推进。

  近日,记者来到上林县拥军村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取水点看到,大坝横跨山谷,气势壮观。这座拦水坝长45米、高26米,建成后库区蓄水能力达8万立方米。预计2023年底,上林县城乡一体化供水网工程将全部完成,项目建成后可日供水6.35万吨,覆盖7个乡镇87个行政村的38.8万人口。

  “这个PPP项目是广西首个城乡一体化供水网重点民生工程,上林县城乡一体化供水网工程采用城市标准化净化流程进行净化,7个乡镇联通并智能化高效运营,实现城乡连片供水互补相互连通。优质、稳定的大明山水源将使上林县农村饮用水质量再上新台阶。”上林县水利局副局长苏如冰说。

  据统计,南宁市2021年下达1.718亿元用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引导撬动各县(市、区)通过PPP融资、申请专项债和衔接资金等方式,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共4.17亿元,新建10个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

  今年,计划总投资20.83亿元的17个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正全力推进,覆盖全市四县六城区,受益人口达95万人。截至今年10月底,已开工项目14个(其中完工7个),其余3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目前,南宁市水利部门正围绕提升城乡供水安全水平,切实做好水利发展资金绩效管理工作,重点推进宾阳县武陵镇等5镇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宾阳县露圩镇、甘棠镇集中连片供水工程,上林县城乡一体化供水网项目,上林县塘红乡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供水工程扩网项目,马山县金钗、里当、古寨、加方集中连片供水工程,马山县乔利乡集中连片供水工程,青秀区伶俐镇、长塘镇北岸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2年底,全市百人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以上。

  为切实提高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南宁市印发了《2021—2025年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服务方案》,分5年对全市现有7256个饮水安全工程强化网格化巡查,强化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与预警能力,对全市农村供水项目进行网格化巡查和采样,建立饮水安全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实现饮水安全监测。

  南宁市还在全区率先打造了集工程信息查询、网格管理、巡查记录、水质采样、水表安装记录等业务模块于一体的南宁市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服务系统平台,实现全市饮水安全监测信息化。同时,绘制了全区水利系统首个“水利工程一张图”,推动水利工程数据与信息可视化深层次地融合,构建可视化、专业化水利信息集中展示载体,为南宁市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参考及决策依据。目前,该系统已开发电脑端及手机端操作平台,于今年8月底投入试运行,已入库19449个水利工程项目。

  在上林县大龙湖景区,14个岛屿点缀湖中,美不胜收。一渠清泉从大龙湖流出,蜿蜒至百公里以外的宾阳县和吉镇,宛如一条巨龙润泽着一方良田。这些良田,正是南宁“五化”灌区。

  “五化”指农田水利化、灌溉自流化、河网化、田园化、电气化。南宁“五化”灌区西起上林县大龙洞水库,东至宾阳县和吉镇六角村,横跨18个乡镇,通过各区域间调节用水,有效灌溉良田面积达44.56万亩,受益人口达123万,对桂中粮食生产安全稳面积稳产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得益于“五化”灌区的“源头活水”,2012年,“上林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广西首个被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大米产品;2017年,宾阳县“古辣香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五化”灌区,一个个农产品品牌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各村屯驶入了产业振兴“快车道”。

  为实现现代化灌区建设目标,“五化”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已于2021年底开工,将于2025年竣工。工程完工后,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将从现在的44.56万亩增加至49.63万亩,还将实现人饮及工业年均供水量7827万立方米,总播种面积增加12.57万亩,预计可实现农业年均增产10.73万吨。

  灌区,作为粮食生产的中流砥柱,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今年,南宁市计划投资16.2亿元持续抓好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水系连通工程,逐步优化市县河湖水系布局;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基础;深化绩效管理和投融资改革,确保各项绩效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在落实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方面,南宁市围绕“项目为王”下功夫,持续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重点加快实施南宁水网重大工程、大王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马山县六朝水库扩容工程,快速推进邕北灌区前期工作,优化市县河湖水系布局,实施好水系连通工程;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五化”灌区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渠系工程和计量监测设施建设,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基础。

  在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方面,南宁市提出坚持底线思维,以防住为王、“预”字当先、“实”字托底,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做好迎战更严重水旱灾害的准备。同时,还将加快石埠堤扩建、八尺江堤等堤防工程建设,强化水利枢纽、水库等防洪设施调度,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和城市安全。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嘉宾路1号技术上的支持:0771-5713443(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问题)